石油素有经济命脉之称,但当前石油态势不仅让产油国难做确切判断,新兴市场情绪也不稳定。为维护自身利益,各方正围绕“石油”展开了一系列举措。
在众口难调的国际市场,想要达成一个让各方满意的油价实在太难。前段时间,国际油价稳中上涨一度破新高,随后放缓甚至下滑,近日布油与WTI原油价格各自稳定在75美元/桶和66美元/桶上下。
作为协同OPEC减产的石油出口大国,俄罗斯在举办世界杯期间丝毫不敢放松对石油领域的关注。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日前表示,俄总统普京已与沙特王储萨勒曼共同决定将进行无限期合作以随时调整石油供应量,并讨论了今年第三季度石油增产150万桶/日的可能性。
油价走势的跌宕让市场难以捉摸,曾一度将“石油减产”视为明智之举的OPEC成员国之间也对“是否增产”这一问题产生了分歧。
消息一出,新兴市场情绪再起波澜,因其对产油国的下一步动作依旧存疑。如若OPEC与俄罗斯仍坚持减产,全球原油供应紧张使得油价很大程度会继续攀升,在当前油价、美元共同走强的背景下,新兴市场很难熬:一方面各国本币对强势美元贬值,另一方面它们在购买石油上需投入更加高昂的成本。
不过一切尚未敲定,具体还要看OPEC产油国将于6月22日召开的维也纳会议,届时它们会共同探讨“是否增产”这一议题。有专家预计,本次会议可能只是修正原先180万桶/日的减产配额,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增产。毕竟,油价太高或太低都不符合产油国的长远利益。
中印此时寻求在石油领域的合作,源于两国的共同利益。毕竟中国和印度作为亚洲甚至是全球原油消费量都极为可观的国家(去年两国原油消费占世界的17%),在OPEC减产之际承受高度的油价压力。中印两国如今还在商讨是否需要通过加大进口美油以减轻对OPEC的石油依赖。
未来日本、韩国等国也可能成为“俱乐部”中的成员,届时OPEC的形势将更为严峻。原油供应国与需求国之间矛盾尽显,原油产量、油价的数据日后将以怎样的姿态呈现,世界屏息而待。